首页

北京芷晴 女王

时间:2025-05-27 06:53:04 作者:乘客空中欲开舱门 日本飞往美国航班被迫改道 浏览量:42108

  中新网上海9月20日电(范宇斌 吉朋晓)20日,由民革上海市委会、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上海大学、上海中山学社主办的“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共探“大革命洪流”背景下的黄埔精神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湖北、重庆、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及上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上海中山学社部分社员,上海市黄埔同学会后裔,民革上海市委会理论文史委部分委员等百余人参会。

  上海与大革命、黄埔军校密切相连,上海也是中共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是许多黄埔同学踏上革命征途的出发地,也是大革命最高潮“五卅运动”的爆发地。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中山学社社长徐毅松表示,作为新型政党制度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上海民革秉承团结奋进的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合作初心、广泛汇聚共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画好最大同心圆。同时,聚力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部署,继续践行“两个融入”,扬特色、聚合力,以高效履职助力国家和上海高质量发展。希望民革上海市委会和上海中山学社与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上海大学一道,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两岸同胞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汇聚起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上海大学以“上海”这座城市命名,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作为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产物,黄埔军校与上海大学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和传承这段光荣历史,进一步传承“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大学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和统战基因,为推进上海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百年来,黄埔军校与上海的历史联结、黄埔师生与上海的特殊情缘,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周亚军表示,希望以史为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团结支持祖国统一的社会各界人士;以文化人,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一家亲,黄埔一家人”理念深入人心;以点代面,推动统战历史入脑入心,深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载体,整合工作资源,统筹研究力量,引导统战成员和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光辉历史和实践伟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会议现场。 王斯博 摄

  在主旨发言中,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原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中山学社学术委员会委员熊月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汪朝光,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原会长、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廖大伟,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刘长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他们聚焦黄埔军校政治部创立、黄埔军校在沪招生,上海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等学术议题,深入研讨上海这座城市以及上海大学、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会上,与会专家还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了两场分论坛活动。近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统一战线历史研究、孙中山等先贤革命探索、黄埔军校历史及精神解读等。

  闭幕式上,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作大会学术总结时表示,本次研讨会面向全国征文,反响热烈,应征论文踊跃,会议择优选用46篇与会交流。入选论文紧扣会议研讨主题,在论文选题、资料收集、观点提炼等方面力求有新意,居于学科前沿。会议研讨主题涉及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黄埔军校等内容,以往学术界素有研究,成果丰硕,起点很高,与会学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深化、推进和拓展,对后续研究富有启迪。(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9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9日在北京会见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中央外事委员会主席、政府外长维文率领的人民行动党代表团。

吉林长春:老工业遗址秋景如画引游人

今年以来,下姜村不少商铺还换上了“放心消费收款码”。据悉,该码是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一键和解”模式基础上首创的。消费者扫码后支付页面上会出现商家向消费者作出的六大承诺,分别是“安全放心、质量放心、计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

官宣!2024“潮玩三月三 相约游广西”文旅宣传片来了

福建湄洲岛3月14日电 (叶秋云 周建国)湄洲妈祖分灵秘鲁莆田商会仪式14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宫举行,湄洲妈祖分灵版图再添新成员。

菜价飙升!此地盛行“偷菜”……

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并通过了《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并决定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

中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开工建设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表示,四年来,双方以助力川渝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共同争取人社部支持事项落地59项,逐年发布五件大事、十件实事、六项举措、十大标志性成果等创新成果,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等改革试点成效明显,构建起创新引领、试点示范的高水平样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